奇妙中的矛盾
聖法法師
回慈光寺首頁
41 / 49
四十一. 愛與恨!

我們人住在世間,每日不知多少人在愛我-父母、師長、兄弟、姐妹、朋友。異性,異類-神仙、鬼畜、佛聖。也不知多少人恨我!同上。尤其是親人、異性、仇敵。我們如何調和此愛與恨呢?調和得適,即快快樂樂過一輩子。調和不適即痛苦一輩子,而且恐生生世世都解不開的恩怨。

愛與恨有些是,前生帶來的恩怨,有些是今生相處才發生的。前生帶來的如-『有緣千里來相會,無見面不相逢』、『一夜夫妻百世姻緣』有人『一見鐘情』。有人即『落花有意、流水無情』、『一見如故』『一見生恨』。不論眷屬也好,朋友鄰居也好,互相照顧,互相愛護,互相報恩,或是互相相害,相剋、相殺、報冤、報仇,皆有前生的恩怨關係。

此生才發生的-我們日常生活當中,做人做事,親近善友惡友,環境的好惡,乃至舉心動念的善惡,皆能發生愛與恨。是故我如何處理,此愛與恨,乃是很大的學問。處理得適,即一生快快樂樂過日子,也結了累世的善緣,種了累世的善根。處理不適呢?日日鬥爭、爭奪、計較、造業。結冤結仇,而且彼此都痛苦一輩子。將來冤家仇敵,生生世世冤愆不休,討債還債,報復來,報復去,六道輪轉不息。

佛教是智慧的宗教,佛教我們如何處世做人,才能快快樂樂過一輩子,而且生生世世都快樂生活。我們想不想學呢?愛與恨是人生最容易發生的事情,這是過去生生世世以來,積來的習氣。如果沒有理智的處理,很容易被它所困擾!而且也很容易結冤結仇!甚至結累世之冤愆。如果有了理智,即很容易解決。可是,往往理智被感情所迷惑,那麼!我們怎麼去保持理智呢?那就非修佛法的工夫不可了。

『天下公母心』,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兒女的父母。『愛之深即責之切』!即往往愛也變成恨!溺愛也害了兒女。所以我們的恨!也往往都是鄰居眷屬!前些日子,有二位信徒,和我同坐一部計程車。那位信徒,問計程車司機問,『您開計程車一天賺多少錢?』『平均大概二千多塊錢』,『這樣大賺錢囉!』『我四個孩子,太太和我一共六個人。孩子要上學,註冊費、生活費、醫藥費、人情世故一大堆!車子要保養費、油費、稅金、交際應酬,車子日日消耗,要積蓄一點買新車,加算起來收入都不夠費用,哪裡是賺錢?』

『先生每日開程車,乃是冒險的工作,您要多多的念佛,菩薩才保佑您平安』。『每開車精神消耗許多,又為了孩子的生沽教育,及家庭的許多事務;都在傷腦筋,哪裡有心念佛!』『開車的時候念啊!』『唉!算了!念孩子倒是蠻認真的!念佛總是念不下去!算是我沒有佛緣吧!』『您這樣掛念孩子,是希望他將來賺錢給你,或是希望他養您年老?』『不知道怎樣的,對孩子總是念念不忘,至於希望他賺錢給我,即不敢奢望!現代的年青人,一結婚,就組織小家庭,那管父母的生死,希望他養我們的年老,也沒有多大的希望,倒是荷包才是靠得住。』

那您為何不把些愛心擴大一點,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』呢?『我照顧四個孩子,都頭昏腦脹!哪裡有能力去照顧別人呢?』『照顧並不一定用多少力,譬如,人家煩惱,我去安慰他,關心他,慰問他。用我所有的知識學問,去教人家,去幫助人家,用我的勞力去幫人家,做善事,都是照顧。』『這樣對我有什麼好處?』古人說:『大量即大福,心量廣大的人才能做大事,才有大福報。最重要是,養成我們的道德』。

『道德一斤值多少錢?』『道德,您若重視它,它即無價之寶!生生世世用不完的無形財產,若不重視它,五毛錢的價值都沒有』!『就是啊?』『那有什麼話可說呢?』由此可見,一般人的情與愛,都局限於少數人身上,個人,或家庭。不重視多數人的愛-社會的愛,國家的愛,乃至眾生的愛。所以生生世世都是小人物。生生世世都是還來還去,討來討去,反覆循環-愛生恨,恨生愛。情變冤,冤變情等等反來覆去,輪轉不息!嚴重一點生生世世結冤結仇!都是由愛與情所引起?

愛與恨,是好是壞?是快樂也是痛苦?表面上看起來。愛,不論被愛,或愛人,都是快樂的。恨,不論是恨人,被恨,都是痛苦的。可是也有相反!愛所愛的人,彼此相愛,即是快痛。若是第三者介入,即反成痛苦!或『落花有意流水無情』也是痛苦!愛該愛的人-父母師長等即好。愛不該愛的人,-溺愛或不法之愛,即是壞!恨該恨的人-惡人,不法行為。如能伸張正義,痛苦也值得。因此!處處結冤結仇,而人人都成了冤家仇敵,更是恨別人不恨自己!造成彼此都痛苦!

能用愛,那麼愛是快樂的,如濫用那愛也變成痛苦!愛與恨是人生難避免的,能好好的利用它,它即是我們的朋友。不能好好利用它,它即變成我們的敵人!佛教是智慧的宗教,它教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。能用它,它即在我們日常生活裡-也是日日用功修行。不能用它,即日日造業,將來的果報即不言可知。愛與恨是我們的善緣,或是惡緣?就看我們智慧的選擇了。

第一頁上一頁下一頁最後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