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學釋疑 中冊
聖法法師
回慈光寺首頁
7 / 10

251問:聽說地球成住壞空,十三億四千三百八十四萬年。科學家說,四百五十億年不符?
答:佛經說,劫初人壽十歲,經一百年增一歲,增到八萬四千歲。再由八萬四千歲經一百年減一歲,減到十歲為一小劫,二十小劫才一中劫,四中劫為一大劫,即是一個地球的壽命。十三億餘年恐只是一小劫,不是地球整個的壽命。佛經所說的地球壽命,與科學所說差很多,信誰的,那就各人的自由了。

252問:「轉識成智」之智與識如何分別?
答:智是智慧,識是業識。智慧是完完全全的善法,智識是善惡混雜。智慧是我們的本性,業識是無始以來造業的積習。智慧可瞭解世出世間的真相,智慧只知世間表面上的有形之事物,其差別甚多難以一一枚舉。

253問:用根不用識「統攝六根」之意如何?
答:用功修行時,依六根?眼耳鼻舌身意,去驅除業識。譬如念佛﹙用口﹚觀想﹙用意﹚見佛像﹙用眼﹚用聽﹙耳﹚,注意呼吸﹙鼻﹚拜佛﹙用身﹚等等叫用根。若是用意識去分別,即增加亂心?增加煩惱。不用六根,而用「參」,用念?統攝六根,淨念相繼各有千秋,契根即妙。

254問:研究「唯識論」有沒有弊害?
答:佛說一切法,皆為治眾生的業障煩惱。譬如藥店那麼多的藥,皆有治病的功能。用適即治病,用不適即反生病。心裡有障,研究佛法也成「所知障」,否則廣學多聞?法法貫通,即增加智慧。

255問:拜文殊菩薩,能開智慧否?
答:文殊大智,普賢大悲,觀音大悲,地藏大悲,修某一法即成某一行。譬如某一專科老師,只親近他而不學習,能得該智識否?理智的信仰即學習,迷信的信仰即只管祈求。

256問:男女之間的愛,若是純情純愛,是「情慾」或「博愛」?是「有私」或「無私」?
答:一般男女的愛都是情慾的愛,都欲佔有的愛。譬如我們的女朋友,變心而去愛別人,我們能不動煩惱嗎?我們妻子被人搶走了,能無惱嗎?「博愛」即廣博的愛?不論男女老幼,不管自己人,他人都愛,才算是博愛。我們能愛多少人?一般人的愛,愛之深即責之切,往往愛反成恨,變成怨仇,能純情多久呢?純愛多少呢?
世間萬事要思前思後,思進思退,愛要理智的愛,要犧牲的愛,不要佔有的愛,才是真正的愛。往往淡淡的愛,才能維持永久,濃厚的愛即變心也快,這就是無情勝有情的道理。

257問:佛法說世間一切萬物皆如幻如化,那我們活的什麼意思?
答:世間一切萬物皆因緣聚,因緣散,是說明萬物的無常性?如幻如化是故須求常樂我淨。若以此消極厭世,即非佛法的本意。於此而認識世間,追求真實的世間,生活才有意義與目的。

258問:佛法又說「無我」,那我們一切努力為誰呢?
答:佛法說無我的意思是說,我們人類生存於社會,日日的飲食衣食住行一切用具都是社會每個人的努力、貢獻給我?「人人為我」。我亦應為社會人人做事?「我為人人」。不應爭奪計較造業,剝削社會來利益自己。古人說: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」謂無我。

259問:佛法又說,要滅貪瞋痴等煩惱,別的不要說,光是脾氣不好我都改不過來?
答:一切煩惱及脾氣不好,都是過去生生世世積習而來。俗說:「江山易改,本性難移」。一方面係慈悲心未就的關係,若是看一切眾生都是愚痴可憐,欲利他度他都來不及,何以會和他斤斤計較呢?另一方面修行用功未到家,故心浮氣躁,若是多多用功即心會平靜下來,就慢慢不會發脾氣了。

260問:「心不在內,不在外,不在中間」「覓心不可得」「心非有亦非無」究竟是有是無呢?
答:譬如說,有人只關心自己衣食住行?只為自己利益。不關心別人的事情。有人心在一家,有人心在一國,有人心在天下。佛的心即無量無邊。用心時心即應,無心時心即無?非有非無。凡夫心窄,聖人心廣,眾生心污濁,佛菩薩心清淨,如此則心有無?

261問:「全事即理,全妄即真,全修即性,全他即自,我心偏,佛心亦偏,請釋?
答:「全事即理」?世間萬事無不由理,「有理走遍天下,無理寸步難行」。
「全妄即真」?一切萬物皆因緣假合,心真即物物皆真,心妄即物物妄,物物皆有真理。
「全修即性」?性有真性﹙本性﹚與妄性﹙業識﹚,修行即妄成真,不修即真成妄。
「全他即自」?社會一切人類皆我衣食的父母,一切眾生皆助我修行成就道業。
「我心偏故」?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」我的心偏一切眾生故,我的心即是佛心。
「一切眾生亦偏」?我的心偏一切眾生,一切眾生也是我心內的眾生。如魚網之結結相關。

262問:厭穢須捨至究竟,方無可捨。欣淨須取至究竟,全事即理。
答:厭穢側究竟即清淨。欣淨的究竟亦是清淨。凡夫不厭穢,無
法啟發菩提心,無欣淨亦無以求往生,若到究竟即不垢不淨
,執理廢事即成頑空,執事廢理即迷。究竟處即事即理,理
事圓融,通即取捨皆可,不通即取捨皆錯。

263問:不退四義?念、行、位、畢竟。
答:念不退?行菩薩道?生實報莊嚴土?福德、智慧所莊嚴故。
行不退?即斷貪瞋痴等煩惱,生「方便有餘土」,證羅漢果。
位不退?帶業往生,生「凡聖同居土」,一般人的往生,不墮輪迴。
畢竟不退?證究竟的佛果,生「常寂光淨土」,福德智慧圓滿。

264問:被偷了財物,是否因果關係?怎樣能改此劫?
答:有些事情是前生帶來的因果。也有些事情是今生才發生的,不能一概而論。譬如我們若事事謹慎,顧慮到財物的安全。有人要偷,也無從偷起,就算前生有欠人財務;如做生意虧本啦!或財物丟失啦!賭博輸給人家啦!等等方式可以還債,不一定要被偷而還。
一般人說,某人某時某日,做善做惡都有神在記賬。某時某日應該要還債,都有神在作主張!佛法說,一切行為的善惡,皆由我們自己,由我自己記賬?印象。何時要還債討債,皆由業力牽引。由業力作主,我應還債,即勞心勞力啦!做生意虧本啦!或作什麼事都不順利啦!我有恩有德,在眾人身上,即作事順利、賺大錢等。
那麼,這樣討來討去,還來還去,要還到什麼時候呢?譬如我無意中撞到人家,人家不甘被撞,而打我一拳,我不甘被打而還他一拳!這樣打來打去,打到什麼時候呢?必須有一個人忍讓,才能了結。可是這個忍讓也是暫時的,以後有機會也會再打起來!打到什麼時候了結呢?必須雙方都無怨恨之心,或者也須一方無怨恨報復之心,才能夠了結,這就要靠修行的工夫了。

265問:神的感應,是不是有因果關係?或者違背因果?
答:神的感應,也有因緣果報的關係。譬如神若是我們前生的親人恩人,他報恩於我們。若是前生的仇人、負債的人,他為解冤釋結而感應。若是完全沒有恩怨來說,我們過去生生世世也有做過善事,有恩於他人,神把它牽引來因緣湊合而解冤釋結!即是感應。
若是完全沒有福報,或沒什麼因緣,神亦不敢違背因果而感應。譬如陽間的法官,若違背法律而特別恩惠於某人,亦有罪。所以神欲賜福我們,也必我們過去有造福。欲赦罪也必此人罪可赦,絕對不敢違背因果。若是此人前生的罪業深重,亦沒有辦法感應!
總而言之,「求人不如求己」、「自求多福」。欲求多福,不如自己造福做善事,欲求赦罪,不如自己不去造罪。?不去傷害他人,這才能得到神的感應,或佛菩薩的感應?「自助得人助」、「莊敬自強」。才有成功的希望。若是事事依賴他人,或事事求神的感應,豈不是把神常作貪官污吏。神佛都是我們的老師,慈母一樣,只能夠幫助我們、教導我們,不能夠事事求祂賜給我們。

266問:人事事受命運安排,殺人是否命運安排?
答:吃飯是否命運安排?要住高樓大廈,或破屋茅蘆是否命運安排,若是的話,我們努力和行善幹什麼?反正都是命運安排。努力與不努力,行善與不行善,都是一樣。欲作惡和行善都是命運安排嗎?
佛法說,一切命運禍福苦樂、富貴貧賤,都有前因後果。因與果之間有「緣」字。善緣即是遇到因也會變成善果,惡緣即是遇到善因也會變成惡果。譬如:「天資聰明愚笨,個性的善與惡」。祖宗的餘蔭或造禍,都有前「因」,今生的做人做事,或努力不努力,親近善友或惡友,都是「緣」才產生善惡的「果報」。殺人或被殺,必有前因,若能控制住心緒的衝動,或事前知因識果,或者避開衝突,都可以免殺人或被殺。命運又如何?命運是操縱在我們手裡呢?或是神鬼的手裡呢?我們若罩得住,命運就操在我們手裡,罩不住命運就操在鬼神手裡。

267問:求真、求善良之心,希望將來自利利他。
答:求真、求善良之心。怎樣求法,總不能等候神或佛賜給我們吧!求真要修心養性。求善良之心,除了先天之性;要日常生活當中,去培養它。多多做善事,多多幫忙人家,將來才有善良之心可用。用功修行才不會被五欲迷惑,才不會被環境左右。

268問:念大悲咒,不知其意義,也不知有何利益?
答:大悲咒乃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心,所流露的訊號,也是大悲的心願。誠心的念大悲咒,可以消業障。可以化解一切災厄!不必一句一句去瞭解。欲瞭解為什麼會消業障?或消災解災解厄,從經典去研究。咒語是不可以解說的。

269問:如何修到「靜」和定的功夫?
答:心有雜念和妄想,才不能靜和定,皆是過去生生世世所積習。佛教有各種的法門修行,皆欲修靜與定。擇其一門而修,工夫深自靜與定。一分耕耘必有一分的收穫。

270問:妄想和雜念攀住心裡,精神無法清朗,怎麼辦?
答:多多念佛,行住坐臥都一句佛號佔住心裡。妄想雜念自退。

271問:念瑤池金母收圓經或感應經,和念佛經,有何差別?
答:佛經中每部經的主旨都不一樣。何況其他宗教的經,主旨更不一樣。佛經教人做人做事的方法。解脫生死消業障的方法。念念記在心頭,而能用於日常生活當中。外道經的方法即不一樣,方向不一樣。是故念佛經,和念外道經,大大不一樣。

272問:有人說,出家不能為國家社會貢獻,即不忠。離開家庭即不孝!
答:社會有士農工商軍教警,各司其職。盡心盡力於職守即忠,辦公攝私,或自私自利,即剝削社會!宗教家也是如此。若是盡力於勸善弘法,為社會解決困難教人修養道德和心性,即神聖的工作,也是盡忠於社會國家。
佛經說:「一子成道九族生天」就是一子修行,或勸化社會,或做改善民心的工作,父母也功德無量,受到福蔭不少!比任何事業貢獻於社會都偉大,怎樣說不忠不孝呢?士農工商,就算對社會有貢獻!也是拼命在花錢,吃、 喝、嫖、賭,花費也不少!出家人的生活,青菜豆腐,又從事道德教育的工作。誰盡忠?誰盡孝呢?

273問:師父為什麼要出家?
答:問這句話的人,大都是為好奇而問。很少問出家的意義是什麼?意味著是不是家庭糾紛而出家?事業失敗而出家?或戀愛失敗而出家?或為生活而出家?等等。如果有人為這些而出家,是不是每個出家人都如此呢?
士農工商各個盡忠於職守,即多多少少也貢獻於社會國家。出家人捨家庭,捨自己終身的幸福,而從事於修養道德,也依道德教化社會。捨小而行大,捨家庭而服務社會。就會獨善其身,也是社會好人,社會的模範者。是志大,行大,眼光遠大的人,才能做到,縱然有些不肖的人,也不能一概而論。

274問:您見過阿彌陀佛嗎?不然怎知道,念佛有沒有效果?
答:佛有法身、報身、應身、化身,您欲見哪一個身?大多的人,都見到佛的化身。而很少見到佛的法身,或報身。法身雖說遍滿虛空。「溪聲盡是廣長舌,山色無非清淨身」。乃至風吹草動,若能悟即佛在向我說法。難道不是佛的法身嗎?
人有道德,有慈悲心,有智慧,我們即認為他是佛的法身。智慧道德多少,即法身多少,就像佛時時都可以看到一樣,非一定要看到佛的影子?夢見或白雲出現佛身,或做夢而見到佛的影子才算念佛有效嗎?

275問:靈魂是不是容易見到佛?
答:靈魂有上等的靈魂?佛菩薩。中等的靈魂?天、人、神仙、聖賢。下等的靈魂?鬼、畜、地獄,哪一類的眾生即接觸哪一類的眾牲。天人神仙都難見到佛,何況眾生的靈魂?不是佛菩薩不願見眾生,而是眾生業障使然也。

276問:鬼神的生活如何?
答:鬼有陸地鬼、水中的鬼、空中的鬼。有財鬼、無財鬼、餓鬼等差別。一般的鬼白天躲在陰暗的地方,夜間才出來活動。飲食有觸食、氣食等。有福鬼即有人祭祀,依人供的飲食為食。無福鬼即野食,有依糞、啖、膿為食的。也有長年累月飢餓,不能飲食的?又不會死,必到壽終才會死。鬼是化生而不是胎生。
神也有天神,地神、鬼神之別。也有有財神,無財神。天神在天上享福。地神在人間,管人間善惡。鬼神即無職遊民。也有善惡之別。

277問:父親過世,很想知道他的生活如何?
答:一般世俗謂:「在世什麼樣的人,死了即什麼樣的鬼。」在世做生意的人,死了也做生意否?在世做農的人,死了也做農否?那麼陰間,也是食五穀而生活的了?
佛法說: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,欲知後世果,今生作者是」。大善大惡的人,死了馬上去投胎善、惡道。唯有投胎因緣未到的人,暫時做鬼、或者已入鬼道的人。我們才能由他的口中得知他的生活如何?您希望父親死後做鬼嗎?可能做鬼嗎?否則如何探知他的生活如何?
我們若是真信佛的人,依佛法說,他在世時,一生做善多少?做惡多少?修行多少?利人多少?剝削人多少?依此種種來統計,就可以知道他投生於哪一道!主要是我們做子女的,應如何做功德,回向給他?如拜佛念佛的功德回向給他。欲探知他的生活如何?對他又有何幫助?

278問:清海是不是佛教的法師?
答:不是。是錫克教的教徒?即印度教和回教混合的宗教,叫錫克教。她藉佛教的名譽,也藉佛教僧尼的身分,弘揚錫克教。錫克教的好壞,我們暫不要談。她藉他人宗教的名譽和身分,弘揚該教的教義,即是奸詐行為,何以為人師?

279問:如何選擇正知正見的法師?
答:您有正知正見,有智慧,才能分別邪正,沒有即多看佛經,多研究佛法,修持佛法才能遇到有正知正見的法師。

280問:扶鸞的書可以看嗎?
答:先多看佛書,多聽佛法,建立正知正見以後。看該書即同兒童的故事一樣,否則恐會先入為主,阻礙學佛,或者雜信雜行,難有成就。

281問:誦經念佛,或一切用功修行。眾人共修好,或一個人靜靜用功比較好?
答:用功修行,不論在家出家,若是二人以上共修。一者和睦建立感情,二者互相鼓勵,依時而用功,不會懈怠。三者共修一法不會雜修雜行。個人用功即沒有以上殊勝。

282問:世界修行的人那麼多或作惡墮三惡道的人,亦不少,人類應一直減少,為什麼反而增多?
答:六道四生的眾生來來往往,乃至十方世界的眾生,亦可以來來往往。譬如海水一下子增那麼多?漲潮,一下子又減那麼多?退潮,實則海水不增不減。眾生來來往往於此世界,亦復如是。
再譬如,台灣四十年來,人口增二、三倍,將來會不會沒有地方住?濡有糧食吃呢?政治稍有動亂,有錢的人紛紛到國外投資、或移民,將來可能很多人,欲到大陸去,或國外。台灣會不會沒有人?您的顧慮亦復如是。
問:職業是各人的命運,欲改行談何容易,如捕魚為業即注定不能學佛了?
答:世間各行各業,有從小薰習的,有長大以後才學的,亦有從前生所帶來的印象。有些是有利於社會,有些是不利社會的,有些有利現在,而不利於將來的,有些不利現在,有利於將來的。您想讓命運安排,就將錯就錯下去吧!
當然選捕魚之業,已經注定造業,將來當有無限冤業。當您認為這個職業不好時,您沒有勇氣改行是嗎?還是只貪戀於利罷了!至於學佛。「佛法無邊」不捨任何一位眾生,可是受戒即不能破戒,破戒等於違背佛法,而成為佛教的叛徒!為了學佛的方便,暫時可以不受「不殺生戒」待將來改行再來補受就可以了。
受持一戒有一戒的功德,破一戒有破一戒的罪過。是故受四戒比沒有受的好!不能「不殺生戒」多多念佛,生懺悔之心,或持往生咒,因對被殺生的眾生,亦是一個補救的辦法。譬如我把人家殺傷了,幫他塗藥,看醫生,總比沒有理他好,能不能解冤釋結,就看我們誠心如何而定。對方能不能諒解?偈云「罪性本空由心造,心若滅時罪亦亡,心亡罪滅兩俱空,是則名為真懺悔!」「假使百千劫,所造業不亡,因緣會遇時,果報還自受」。請體會這兩首偈。

283問:世間萬事都有秘訣,學佛學神通,也應該有秘訣?
答:世間萬事都有一種方法。賺錢有賺錢的方法,做生意有做生意的方法,做官有做官的方法,害人有害人的方法,成佛有成佛的方法,修行有修行的方法。社會無論做生意,或技藝都是為了自己賺錢,或傳給子孫賺錢,把方法藏起來,叫秘訣。修行學佛,為什麼方法藏起來呢?是因:各人有各人的經驗,各人有各人的心得,深的道理需要有智慧的人解說,這是秘訣嗎?請自擇!

284問:依我的經驗,依念佛而體驗到禪的味道。不知有沒有正確?
答:佛教述語說:「歸源無二路,方便有多門」。各種修行方法都有互通的地方。不論依什麼法門而修,心的出發點才是最重要的。譬如錢要用在什麼地方,即享受該物的受用。錢可以造功德,亦可以造罪業。力、智、能都是如此。念佛各人的體驗不一樣,所得的利益也不一樣。念佛本為消除雜念,求生淨土,若其他意向,即如是因如是果。

285問:眾生皆有佛性,那麼怎樣看一個人,有沒有成佛?
答:釋迦牟尼佛一生的事跡,乃至生生世世的事跡,可以看出成佛的條件是什麼?慈悲、智慧、德行是成佛最重要的條件,如果沒有這些而說成佛,即是邪魔亂正法。有多少德行智慧,即成就多少佛不是嗎?

286問:法,各有各人的方法,究竟哪一個法門為標準?哪一個才是成佛的方法?
答:世間萬事都有各人的方法。釋迦牟尼佛所能體驗的成佛方法很多。都記載於經典,讓各人去尋各人所要的方法。如果一個方法為標準,世間就不需要這麼多學問和知識了!只要一本書,讀通了就行了。以後就憑各人的經驗去做事好了,您看一本書好,還是這麼多書好呢?我看只要佛經記載,哪一個方法都可以成佛。只是人有取捨之心而已。

287問:僧,不但是龍蛇混雜,而且多多都是劣僧!我們如何敬僧?
答:僧是代表佛住世,修佛法的人,實行佛法的人,弘揚佛法的人,可以做我們良師益友。若是值得我們恭敬、親近的人,即恭敬親近。僧,也是眾生之一,若不值得我們欽敬而遠之。何必要求人家太多。

288問:極樂世界在哪裡?有人說,在我們娑婆世界裡?有人說在西方?何去何從?
答:極樂世界可以在我們心裡﹙理﹚,可以在十萬億佛土之外﹙事﹚。我們若修到心裡,無有眾若,但受諸樂,即極樂世界在我心裡。在此之前必依阿彌陀佛國土為穩當。

289問:眾生無始以來,皆輪迴六道。依什麼證據讓人深信不疑?
答:這是釋迦牟尼佛,慧眼所知所見,我們肉眼凡夫怎知怎見。如果要親眼所見,世間有富貴貧錢循環。有成功失敗,好運惡運輪轉。萬物皆時時新陳代謝不息。四季春夏秋冬、寒暑輪流。人有喜怒哀樂,也常常變化。處處皆表明輪迴。有善業惡業,即有善惡果報,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?

290問:歷代的比丘、比丘尼,一生的若修,死後到哪裡去了?
答:要看他們在生修什麼法門而定,有人再投胎轉世去,有人往生淨土。有人墮三惡道去,有人成佛去。您以為肉體死,就沒有了是不是?拿我們有看見的來說,一樣一個人,有富貴貧錢、智愚賢不肖、有人很有道德、有人很有智慧、有人很善良、有人很兇惡、有人很奸詐,有人如牛、如馬、如狗、如豬、如虎、如蛇,有人如聖如賢、有人如鬼如神。從哪裡來?
佛法講因果,有其因必有其果。有果必有因。不是事事都是天生自然的吧!我們現在修行,將來必是有道德,有智慧的人。現在作惡,將來除受其報,再投生也是惡性的殘留,不是嗎?現在的比丘、 比丘尼,如果很有道德,很有慈悲心,而且很用功修行,不正是過去世已修行而來的嗎?

291問:「是名莊嚴」是什麼意思?
答:金剛經說「莊嚴佛土者,即非莊嚴,是名莊嚴」。我欲美化世間使它像佛土一樣,使它清淨快樂。不是從外面的塵埃一一掃除,是把內心塵埃掃除。因為佛性本清淨。萬物也無歐謂塵埃不塵埃,我們心不清淨﹙有煩惱﹚即塵埃,除了煩惱即清淨是故「是名莊嚴」。

292問:聖源經,聖女經可念否?
答:信仰修行要選擇符合真理的,要一心一意的修行用功,不要雜信雜行。何況這些聖源經,聖女經,都是後人胡亂編的偽經!念也沒有用,只有增加邪知邪見!我只問您,您是不是信佛?是的話只許念佛經,不許念外道經,免得正邪不分。

293問:家裡沒有安奉佛像可否念經?
答:本來念經念佛,隨時隨地都可以念。但在佛像前念可幫助我們生恭敬心,生懺悔心,專心專意的念。沒有安佛像,念經念佛的時候,可臨時安奉,念後收起來,或到附近佛寺去念比較合法。

294問:早晚放錄音帶,代替我做功課可否?
答:放錄音帶,幫助我們念即可,代替即不可。因為念經念佛是洗心。人是有心的,怎可用無心的錄音帶來代替?

295問:家運不好,家人常常身體欠安,損財等事,請師父幫我們算算看,何時出運?
答:本人為人解答信仰問題,或初淺的佛學常識。至於命運和因果問題,皆一無所知,不過我依佛法來提供您一點意見。依佛法說,人的身體欠安,或家運不好,都有前因後果,現在所說的因果是「理」,前面所問的因果是「事相」,所以答非所問,請原諒。
佛法說,一切災難困苦,皆有前因後果。因有遠因近因。果有現在果、未來果。遠因即是前生,作善作惡的遠因,或結善緣、結惡緣,而感此生的災難和享福。近因即身體保養不好,做人做事不善所引起。
譬如前生結了惡緣,或殺生、或欠債、或種種冤愆。現在該冤愆找上門了,所以有種種災難痛苦。若依佛法,即是多多念佛,可以消除惡業。最好本人念,若本人不念,家人代替念,功德口向給他消冤業亦可。

296問:「佛在靈山莫遠求,靈山只在你心頭,人人有座靈山塔,好向靈山塔下修」。
答:釋迦牟尼佛在世時,常常在靈山說法。人們以為佛住在靈山。依理來說,心憶佛感佛,佛即住在我們心頭。再說:「人人皆有佛性」。若從心裡的妄想煩惱,掃乾淨即顯本來的佛性,不就是佛在我們心頭嗎?我們這個身體,好比一座靈塔,在此假體可以修出真性來,所以說,好向靈山塔下修。

297問:動物繁殖力強,如果不捕殺,會不會反食人?
答:這是眾生互殺,冤冤相報業力使然。其實動物中,互殺互人比人類多。因為須冤冤相報,所以才繁殖多。若互不相殺,自然繁殖力少,乃至於無,不要顧慮那麼多,還是培養我們慈悲心,自有善果。

298問:誦經時何時要跪,何時要拜,何時站,請指示?
答:這是拜懺儀式,一般誦經即跪也好,拜也好,站也好,總以虔誠為主,總以能夠調心為要。能夠調心,才能使心清淨,掃除雜念,生定生慧為目的。能夠調心也才能消除業障,否則光注意儀式,虛有其表,也是沒有用。

299問:給觀音菩薩做乾兒子,會特別受到照顧嗎?
答:這是世俗的迷信。把觀世音菩薩,當做「天下的父母心」對自己的兒子特別照顧,對他人的兒子就沒有那麼關心一樣,依世俗的親情是這樣。可是觀世音菩薩是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哪裡有這種世俗情。在某一方面來說,乖兒子才受父母特別照顧才是。佛門是皈依三寶,做佛菩薩的弟子,沒有做乾兒子這種儀式。

300問:佛教對擇日、八字、看相問卜的看法如何?
答:如哄小孩一樣的技倆,佛法講因果,何時何日要遇到好人惡人,好運惡運,皆有前因後果。欲避惡業報應,唯有修行念佛可消業。非是擇日看命可以避免。學佛要深信因果才是。

第一頁上一頁下一頁最後一頁